经省级团委推荐、团中央初审、专家评审、网络点赞、评审会集体终审等环节,近日,2022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评审结果最终出炉。由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刘栋老师指导,刘洋、柴宇华同学团队提交的《关于推进中学职业规划教育建设的提案》,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刘成英老师指导,李柯臻、张百茂、杜国涵、方诗政、文超五名同学团队提交的《关于推进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提案》,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肖涵老师指导,田磊、符闻超、陈彦潞、卫繁星、范晓莹五名同学团队提交的《关于三孩政策背景下构建友好型生育文化的提案》共三件作品在参与全国评审环节的981件模拟提案作品中脱颖而出,获评“优秀模拟政协提案作品”,本次征集活动高校组共有49件作品获此荣誉。
《关于推进中学职业规划教育建设的提案》团队作品聚焦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建设问题,团队通过问卷调研等发现目前中学生面临选科失误而不能填报理想专业、学生设想的大学专业与实际存在很大差别、学校和家长对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因此,团队向教育部门提出了在全市中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学校考核范围、动员社会人士参与到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来、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志愿队开展志愿帮扶等五项建议。
《关于推进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提案》团队在其作品中表示,我国目前存在数以百万计的学龄前残疾儿童无法接受学前教育,学前特殊教育问题十分突出。团队通过调研分析发现:缺乏制度保障、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经费不足,融合幼儿园和特教学校学前班数量较少、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教师资源稀缺,部分教师专业水平低是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对此,团队提出六点建议来保障学前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关于三孩政策背景下构建友好型生育文化的提案》团队作品探讨生育文化对育龄群体生育决策的影响,团队通过深度访谈调研分析得出:家庭规模缩小,家庭观念淡薄、生育观念转变,同辈压力增加、家庭原子化,生育支持的社会缺位、女性地位提升,自我意识不断增加、低欲望社会与“躺平”文化是造成少子化生育文化的原因。团队提出鼓励并促进多代家庭共同生活,重塑家庭价值观念、平衡社会资源分配,实现孩子多样化发展、实行养育全过程津贴,国家与个人共担生养责任等构建友好型生育文化的建议。
据悉,由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秘书处主办的2022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共有34.1万名青少年报名参加,27.3万名各级政协委员、思政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征集提案作品19.4万件。经省级团委审核、推荐,共有981件模拟提案作品参与全国评审,内容涉及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保障、文化事业、生态文明、青少年成长发展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兰州大学通过举办“兰州大学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成立兰州大学学生模拟政协协会等促进广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深刻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先后荣获2020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最佳模拟政协提案作品”(全国十佳)、2021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2021年,我校学生两项提案经省政协委员修改完善作为正式提案提交至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并获立案。2022年,校党委统战部、校团委组织开展“兰州大学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共有来自31个学院的100余份作品参赛并提交至全国活动平台,校团委通过选派人员参加全国培训、组织开展校内交流分享、举办政协知识问答活动、展示优秀作品等提升同学参与热情,普及政协知识,激励广大同学爱国奋斗热情,收到积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