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仿若一棵参天大树,而各民族恰如那繁茂的枝叶,紧密相依,同气连枝。习近平总书记那满怀殷切期望的话语:“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恰似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在甘南草原上的科研工作,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更让我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为深刻且真切的体悟,进而更加提升了对在甘南草原开展科研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西北夏季,繁花似锦,碧草如茵,充满生机。每年此时,我和课题组的成员怀揣着对科学的热忱以及对生态保护的使命感,踏上甘南这片土地来到兰州大学国家野外台站-“甘南草原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研究站点历史底蕴深厚,科研价值重大。此研究站始建于1992年,其建立源于对甘南草原生态系统的深刻认识与强烈的保护需求,前身乃是兰州大学高寒草甸与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它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玛曲县境内。历经多年的发展,研究站不断优化设施,引入先进技术,吸引了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逐渐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生态研究基地。这里天地广阔,自然的壮美与生态的奥秘相互交融,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去揭示。
初至这片土地,其独特的魅力便深深地吸引了我们。高远的天空下,连绵起伏的草原与星罗棋布的湿地共同构成一幅雄浑壮阔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然而,我们的使命绝非仅是欣赏美景,而是要借助科学研究,为这片土地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课题组目前已在甘南地区开展多项实验,其中新增平台“增温与传粉者衰减”对传粉网络及物种繁殖产生影响的研究工作已于2023年 5月底率先启动。为获取精确的数据,同学们需要在不同的开花时期下展开长期观测。从清晨微露,到夕阳西下他们始终坚守在观测点,认真细致地记录着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每当遇到难题,我会及时为大家提供极具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指导与帮助,与同学们一起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引导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方案。我往往会结合以往的研究案例,为大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我也非常注重培养大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大家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工作得以顺利推进。这个课题的研究不仅让我们对生态系统中的传粉机制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也使我们清晰地洞察到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物种繁殖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其研究成果,也将为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策略提供关键依据。
与此同时,课题组金露梅灌丛对植物传粉者互作及传粉功能的影响课题也在同步进行。金露梅灌丛在这片高寒草甸中独树一帜,因其大量且长时间持续开花的特性,它们与传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而微妙。在课题推进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始终保持着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随时掌握实验进展的每一个细节。我们会共同探讨所遇到的问题,并携手制定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在实验开展期间,大家需要长时间蹲守在灌丛旁,观察传粉者的行为,剖析花粉传播的路径。研究过程中,大家相互配合,分工明确,有人负责记录数据,有人负责采集样本,还有人负责整理资料。正是这种齐心协力的努力,让我们的实验顺利进行,此研究也将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这一生态资源提供科学支撑。
除了传粉相关的课题,我们课题组还设置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生态恢复相关的课题。我们对高原鼢鼠活动产生的鼢鼠堆如何恢复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研究。高原鼢鼠的活动在甘南地区十分普遍,给草原的生态平衡带来了一定影响,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恢复受损的土地,进而实现良好的恢复效果,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探寻最佳的恢复方案,我们群策群力。在研究前期,我们广泛查阅大量文献,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和实验。我会在组会上认真倾听同学们的研究思路和进展,然后为他们提出极具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建议。比如在恢复措施的选择上,我会提醒同学们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植被特点,避免盲目套用其他地区的经验。经过反复的试验和不断的改进,我们终于拟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恢复体系,采取补播、施氮肥以及添加保水剂等一系列措施,并进行长期的观测。看着曾经光秃的土地如今绿草如茵,我们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在课题组的工作中,我们亲身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奋斗与拼搏,共同面对科研难题,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领会到了“团结奋斗,共享荣光”的真正内涵。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但在这片土地上,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相互学习、相互协助,将各自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在一起。正是这种团结奋斗的精神,引领我们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
我们的工作也获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他们积极了解我们的科研活动,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便利,共同为这片土地的未来添砖加瓦。在与当地藏族同胞的密切交流中,我们聆听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比如从一位藏族老人那里得知,他们世世代代与这片草原和谐共处,始终尊重自然、保护生态。老人说,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这些智慧和经验,是他们生存的根本,甘南能有如今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团结一心的努力。他们对国家给予甘南的大力支持深表感激,从政策到资源,全方位助力甘南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正是在国家的关怀下,在各民族的共同奋斗中,甘南在新时代绽放出绚烂的光彩。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也会一如既往地与其他各民族携手共进,为守护这片美丽家园、推动甘南更好发展贡献力量。
在这片广袤的甘南草原上,我们看到了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同发展的美好图景。我们共同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家园,共同缔造着属于中华民族的辉煌。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需铭记团结一心的力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为使命与担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我们应充分发挥各民族的智慧和力量,让团结的纽带更加牢固,让共同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这不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更是历史的召唤,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
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与豪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是汇聚磅礴力量的源泉。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于这一伟大事业,让各民族在共同的理想和目标指引下,携手共进,共创辉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的旗帜下,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昌盛,不懈奋斗,让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作者简介:赵志刚,兰州大学生态学院/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萃英学者。主要从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适应、种间相互作用、群落生物多样性维持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主持完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类项目20多项。在Ecology, New Phytologist, Journal of Ecology等生态学一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0多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团体标准多项;团队在青藏高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方面的研究成果推广面积超过1万公顷;曾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