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安卡尔江·艾尼瓦尔,中共党员,新疆焉耆人,现任兰州大学法学院团委副书记、专职辅导员。作为党和国家多年培养的高校思政工作者,我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根本方向,积极投身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努力成为亲为者、实干者与笃行者 。
组织开展好暑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2022年5月,一名学生向我咨询暑期社会实践事宜,表示想在祖国西北地区开展活动。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刚刚过去两月有余,我正思考如何引导学生领会其重大意义。学生的询问让我意识到,即将到来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绝佳契机。于是,我决定带领学生前往新疆,通过实践让他们了解民族团结现状,感知民族地区变化,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月,由11名成员组成、少数民族同学占比27%的兰州大学法学院赴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暑期社会实践团正式成立。7月7日抵达新疆时,队员们热情高涨。随后十多天,我们前往吐鲁番市博物馆、坎儿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地,开展专题宣讲、实地参访、主题教育等活动,并与当地团委、法院及政府人员座谈交流。每次活动后,队员们都积极分享感受。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吐鲁番市考察,我们紧跟步伐前往葡萄沟,感悟乡村振兴与文化交融。队员们表示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奋斗。
实践期间,我们开展法律宣讲与普法教育20余次、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15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教育活动辐射超1000人次,乡村振兴感悟参访活动累计18多个小时。我们还形成十期8000余字文字简报、300多张纪实图片、18000余字总结材料、3分多钟总结视频,获得甘肃省学联、吐鲁番日报融媒体中心等各级媒体20多次推送报道。此次实践入选国家级重点实践团队并收获多项表彰,当地团委和民众给予高度评价,学生们也在心得中表达诚挚感悟。这些都激励我继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我还基于实践申报了校级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等 。
着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指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我在民族地区成长生活,深知其对增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的独特价值。看到《关于开展2022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我想起本科时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班的经历,于是联系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兰州大学),成立兰州大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组织学生前往民族地区开展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要内容的暑期实践志愿服务,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贡献青春力量。
大学时,我每年寒暑假都参加团委组织的宣讲活动。在和田县塔瓦库勒乡的一次宣讲活动中,一位中年妇女的话语让我对宣讲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诚恳地说道:“孩子啊,我没上过学,但我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今天听了你们的学习经历,我真正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那一刻,我深切感受到,宣讲不仅是传递信息的渠道,更是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在此次实践的十多天里,我指导团队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核心,通过授课、参访、调研、服务等形式深入开展活动,实现实践内容“理论、政策、法律、教育、民生”全覆盖。
我们发放1000余份问卷调研,了解村镇国家语言文字资源分布与普及现状,开展20余次普及宣讲会,引导民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团队还撰写了一万多字的调查研究报告,分析推广普及情况与问题并提出建议。2022年12月团队收到教育部表扬信,队员们回忆暑期经历,表达感受。当时团队的负责学生受此次实践影响,选择去祖国西部支教一年,他说支教梦想源于此次志愿服务中当地村民的期待、学生的好学以及实践的充实快乐。
我深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长期工程,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关心关爱各族学生健康成长
多年来,我牢记“解决困难”的初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方位关心关爱各族学生,引导他们体悟党的领导优势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报效祖国、建设西部、促进民族团结贡献力量。对家境困难学生,我全力帮扶,为他们申请资助,同时以个人力量参与帮扶。自2020年起,我持续资助靖远县永新乡的三名高中生,除提供经济支持外,还专门搭建成长交流平台,其中一名学生于2023年成功考入兰州大学。
我将“融入”作为学生工作重点,秉承“大家庭”思想,组织参与各类活动。在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举办茶话会、联欢会,带领学生学习传统节日背景与习俗。组织新疆籍学生见面会、少数民族毕业生职业生涯训规划练班、英语能力提升培训班等活动,建立高年级党员帮扶制度,定期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其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北地区就业工作,我以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为抓手,依托现有校内资源,通过“七色光”民族工作室、“石榴籽一家亲”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室等,与新疆(教育厅)驻甘工作组、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合作,努力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形成“各族优秀毕业生+在职工作人员”的就业经验分享模式,以“讲座+结对指导+定期交流”为中心,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并通过不同媒介宣传报道,汇聚更多力量。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我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守护、陪伴、栽培学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北办好一流大学”的重要嘱托,当好桥梁和纽带。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深入、透彻、生动、精彩地讲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内容,不断探索宣传教育创新举措,增强各族青年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与决心。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各族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导青年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自贡新篇章 。
作者简介:安卡尔江·艾尼瓦尔,男,中共党员,现任法学院团委副书记、专职辅导员。曾获甘肃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兰州大学“优秀辅导员”、兰州大学新生军训“优秀带队教师”、兰州大学工会“优秀积极分子”、兰州大学“抗击疫情先进个人”、兰州大学十佳社团指导教师、法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兰州大学第三届模拟求职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