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见到林教授之前,我就听同学说过,他是经济学院的男神。”现就读于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三年级的管海峰回忆道,“为什么是男神,我也不能描述清楚,你自己和他相处一段时间就知道了。”海峰这句听起来颇值得玩味的话语,给这位“男神”教授林柯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
接近花甲之年的林柯,是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也是在兰大任教时间超过30年的资深教师。作为硕士生导师,林教授目前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区域经济、投资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基于这样的人物背景,脑海中的林教授应该是一位表情严肃、两鬓斑白的学者形象,但见过他的人,很快就打破了这种想象。
岁月磨炼显从容
其实,他很“亲切”。林教授身上确实有学者一丝不苟的气度,但也不失从容大方,爽朗的笑容让人不自觉地身心放松,沉浸在与他的交谈中。
前段时间,林教授在《新闻联播》关于“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新闻中,接受了记者的简短采访。说起改革开放40年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研究了半辈子经济学的林教授打开了话匣子。作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走过改革开放40年,见过兴与衰,受过荣与辱,在40年的历史奔流中,用他的话说,这代人“一直兢兢业业,从未停下脚步”。
16岁那年,大多数学生还是校园里的一名普通高中生,林教授就已经开始谱写他的“知青岁月”了。“1976年初,我下乡在甘肃敦煌做知青,两年零九个月的知青生活,正好赶上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浪潮,所以对农村的改革深有体会。”说起农村生活,林教授回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是一种奇迹,从个人层面来说,有志青年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从国家层面来说,大大提高了经济活力。”对他而言,这段特别的经历正是他披荆斩棘、不断前进的动力。
谈到为什么考入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时,林教授坦言,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接受的都是积极向上的教育,从个人角度是想提升自己,但更重要的是想为民族国家做出贡献,因为当时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我研究生入学时已经35岁,是那一届全校年龄最大的研究生。”即使这样,林教授还是毅然决然的追求理想,响应国家号召,为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认真对待你的专业
亲切的林教授回忆着自己的经历,而谈起自己探索了几十年的专业领域时,他又变回了那个严肃的学者形象。林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等,取得过许多重大的研究成果,而他却选择略过不谈。他觉得,师者授业解惑乃是本职,成绩并不能作为给自己添彩的谈资。
“林教授的研究成果真正是他的研究成果,不管是学术论文还是研究报告,都是他自己思考凝练出来的。”海峰说,“林教授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2017年,我参与了林教授的兰州新区创新发展研究报告项目,看到林教授和课题组其他老师就某一个学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有时为了一个观点,他会直接请其他老师来自己办公室探讨。”学生们喜欢跟林教授做学问,与林教授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不无关系。踏实认真研究真问题,不说假话,是林教授一以贯之的做人态度。
作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林教授对学习经济学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很多学生以为学经济学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我认为不是这样的。亚当·斯密曾经说过,所谓经济学家,是为增进公共福利而奋斗的人。你要做成功的经济学家,就只有这一条路。”除此之外,林教授认为,学生还是应该以兴趣为导向进行学习。只为了找工作,忽略兴趣导向,就没办法深入精细地进行知识积累,结果也并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过上充实的生活。
经师易遇,人师难求
治学严谨,待人亲切的林教授心里,一直有自己的处世哲学——乐于奉献。芳华三十载,甘为孺子牛,林教授一直在为教学事业倾注热情和心血,特别是肯在学生身上下功夫。
海峰对一些细节感受尤其深刻:“林老师有一个习惯,应该是长时间养成的,就是喜欢往办公室跑,即使没有课或者其他工作任务,他也会坚持早中晚都去办公室,周六周天也会去,通常我们打个电话就能找到他。所以我们师门有句玩笑话:别的师门是老师喊学生开会,我们师门是学生喊老师开会。”
不只如此,林教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自己的小窍门,首先是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不能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把饭嚼碎了喂到学生嘴里,这样培养的只是没有独立灵魂的书呆子而已。”学生必须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林教授则会全程给予引导和监督。其次是让学生参与实践,让理论知识落地,能够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经济学不只是书本上的符号,大到国家发展,小到一砖一瓦,都与经济学息息相关。”
林教授不仅在学业给予学生最大帮助,在生活中也如父亲般关心着每一位学子。“每个学期放假前,林教授都会开会嘱咐我们路上注意安全,要求我们到家向他报平安。就是这种叮嘱让我感觉像家人温暖。”海峰诚恳地说。
亦父亦师亦友,拥有多重身份的林教授依靠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人格魅力,数十年来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他们在祖国需要的各个岗位上践行着林教授的教诲。“亲切”、“专业”和“奉献”,是这位接近花甲之年的“男神”教授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世上只有一种成功的经济学家,那就是为增进公共福利而奋斗的人。”林教授一直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这一信条,坚守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带领学生在经济学的汪洋中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