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同盟作为中国八大民主党派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把为国为民的理念奉为圭臬。从1941年《光明报》振聋发聩的“十大纲领”的发表;1945年“和平、统一、团结、民主”政治主张的提出;到1946年重庆国共两党和谈过程中密切配合中共代表团极力促进和谈成功的义举;再到1948年对“五一口号”的积极响应;及至建国后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积极履行政治协商职能,持恒精准开展社会服务。板荡辨忠奸,患难见知己,近80年的历史证明了民盟的忠诚、担当和奋进,也将爱国精神深深熔铸在民盟内核之中,这也是我选择加入民盟的最根本原因。各党派植根人民,向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一致目标前进,同气连枝,花开多朵,齐放春满园。
立足此刻,在“十三五”已然收官,“十四五”顺利起航的关键之年,民盟如何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职能,是值得每个民盟人深思的问题。与时俱进无疑是答案之一,在继承先前“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日益复杂的环境要求更为深入精确的调研作为参政议政之基础。参政议政要强化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对准发展中的瓶颈和短板,好的参政议政选题无疑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诚如丁仲礼同志所言:“参政议政是(民盟)第一要务,重中之重。要提高全盟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把能力建设贯穿于参政议政的全过程,提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意见建议。为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一是加强参政议政的能力建设,着力聚焦新时代新矛盾新问题。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参政议政一定要谋大局、参大政、议大事,选题要与时代同步、与党政合拍、与群众共鸣。二是加强参政议政的机制建设,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强参政议政的人才建设,为建言献策提供切实充足的智力支持”。
参政议政的基础,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民盟人要坚持提升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把握参政议政工作的准确定位。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努力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实现两个阶段战略安排、“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我始终认为, 调查研究是开展参政议政的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基本功,也是参政议政的基本功”。追思往事,民盟先贤们大多重视社会调查,费孝通主席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们这些后来人完全有必要把这样的传统继承和发扬光大。当今执政党早已囊括了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在信息量的掌握方面,特别是对大趋势和全局的把握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要想做好参政议政,唯有在深入实际、深入调研上下功夫,坚持“不调研,不发言”。在参政议政工作中,与执政党同心同向同行,要做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拾遗补缺,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为党委和政府提供有建设性的合理化提案和建议。在参政议政的实践中,民盟人始终坚持发挥教育文化科技界的特色和优势,找准参政议政工作的切入点,以小切口、著大文章。坚持“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紧紧围绕党和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找准参政议政工作的着力点,做到有的放矢。
民盟以服务百姓为价值指向, 始终对社会服务工作保持着高度的重视。作为一名教师、科研和医务工作者,我也积极参加了许多科普讲座和义诊等活动,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去年民盟省委社会服务部和医疗工作委员会联合在临洮县龙门镇开展“送医送药·送温暖”义诊活动。这些志愿活动常引起我对社会服务的思考,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社会服务的社会性和公益性。二是重视社会责任概念的融入。这与民盟精神“立盟为公、以天下为己任;正直正派、学有专长、甘于奉献;修德守身、淡泊名利、自尊自强”高度契合。使社会服务工作从自发、盲目转变为一种自觉、自悟行为,又能增强参与者的责任感、自豪感。三是强调服务范围与质量的持续提升。把社会服务作为一项长期事业来做,注意逐步拓宽服务范围,努力提升服务内涵和能力。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可利用互联网教育和远程医疗,更好地让百姓受益。四是着力打造社会服务的民盟特色和品牌。社会服务工作是民盟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民盟作为一个民主党派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重要载体。在社会服务工作开展中,以品牌化运作的方式增进民盟社会服务工作的知名度、认同度和美誉度。我个人在社会服务中真切感受到这片厚重土地跳动的脉搏,也明确了我与土地的羁绊——正如一棵树,向高空探索的越多,在大地里的根就扎的越深。我爱这土地,爱着祖国,也爱这人民,爱得深沉。
同气连枝,音声相和。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奉献社会,大家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众志成城,共襄盛举。“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风景这边更好!
作者简介:何祥一, 民盟盟员,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曾为赫尔辛基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甘肃省政协委员、欧美同学会北欧分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口腔激光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高质量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4-5门核心课程,并编写了有关教材(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已为国家培养硕士研究生70余人。团队长期从事口腔微生态、疾病生物标志物发现、唾液诊断和口腔医学临床研究,已成为西部特色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