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人物风采
您当前所在位置:成员风采>人物风采

梅中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来源:教务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0-11-13

2019年12月,教育部公布国家级一流专业名单,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入围;2020年10月,教育部公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我校“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入选。这两个项目有一个共同的负责人,那就是信息学院梅中磊教授!事实上,梅老师还是我省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首届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兰州大学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

在赞叹梅老师所获得的一个个奖项之时,我们不禁要问,作为地地道道兰大培养的、来自中原大地的一名普通教师,他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取得这些教学成绩的呢?

一、严师高徒,传承兰大优秀基因

梅老师的硕士和博士导师是许福永教授。许教授长期从事电磁场理论等课程的讲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治学严谨,教书育人;言传身教,身先士卒。从给许教授辅导答疑开始,到协助许教授批阅试卷;从申请教学改革项目,到撰写教学论文;从计算课后作业题,再到协助出版教材。梅老师跟着许老师经历了教学和科研的各个环节,也从他身上习得了兰大的优秀基因。在梅老师看来,教学和科研齐头并进,撰写科研论文和教学论文,申请教改项目和自然基金等等,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二者缺一不可,也是一个高校老师的职责和本分。而“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更是激励着梅老师在教学和科研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永不停息。

与导师许福永教授在一起

二、认认真真,本科授课不昧良心

很多人都说,上课是个良心活。梅中磊老师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从事本科教学的工作中,他始终认认真真上课,不敢有任何懈怠,绝不昧着自己的良心糊弄学生。“电磁场与电磁波”是比较抽象的课程,对数学知识要求比较高,是本科阶段学生很头疼的课程之一。为了将课程中的概念和知识以形象直观的形式传达给学生,梅老师亲力亲为,设计开发了用于课程教学的超过100多个程序,且全部在网站上开放,供同学们在看书时使用;通过“手脑结合”的形式,增加大家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课程教学中,梅老师还专门选择了科技前沿内容作为例题讲授,不超纲,提兴趣,真正让同学们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他还安排研究生编制我爱学电磁APP,构建题库,让学生以“通关”的形式,利用碎片化时间复习和学习电磁知识。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梅老师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将教授内容形象化,通俗化,深入浅出。同学们开玩笑说,“上梅老师的课,就像进了厨房一样,什么“土豆丁、土豆片、土豆条”样样都有,还有“微波炉、电磁炉”等,就连介绍复变函数,他都能够拿“毛细牛肉面”建立联系,真可谓一顿精神大餐。”梅老师自称是“卖菜”的,而且“卖菜”时从不缺斤短两。“菜”的质量如何,卖的好不好,“买菜”的要有发言权,梅老师经常这样说。

讲授电磁场与电磁波

三、知行合一,开辟课外电磁课堂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实验设备,大多贵重且占地面积大,如何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对各个学校都是一个难题。但课程又很重要,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场”、“路”理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现代通信、射频技术、光纤通信等,提供坚实基础。为了解决实践问题,摆脱“一条腿短”的困境,梅老师精心谋划,申报教改项目“基础课程《电磁场理论》教学中创新性实践环节的设计及应用研究”,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开辟第二课堂,圆满解决了这一问题。2014年,以基地班的学生为核心,梅老师申请并获批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即“麦克斯韦电磁工作室”。将喜欢电磁理论和技术的同学汇集在一起,通过各种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017年前后,组织实施“无线电猎狐”活动,普及天线的基础知识。该活动已经成为信息科技活动月的一个常规项目,每年参加活动人数达数百人之多。2018年,指导许少凡同学以“辅助电磁场理论的无线电测向活动开展”为题,撰写教学论文,并获高等学校电路和信号系统、电磁场教学与教材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最佳论文奖。2019年,组织实施“我爱学电磁”暑期学校,通过课程设计的形式,教授学生设计和加工各种天线,提升综合能力。此外,依托“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课程组老师指导国创、校创等项目,参加“挑战杯”大赛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杨帆同学曾获得“挑战杯”国家一等奖,给学校赢得了荣誉。

暑期学校掠影

四、积极教改,践行、传播成果至今

梅老师一直认为,教学和科研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如何将教学和科研搞好,达到“熊掌与鱼得兼”的效果,梅老师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从2008年起,梅老师就带领团队教师,提出并大力践行“研究型”教学方法。为此,他提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结合,即:

(1)多媒体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法与科研工具的渗透性结合;

(2)科技前沿与课程内容的互补性结合;

(3)考核方式的改革与科技小论文写作灵活结合;

(4)创新性实践环节的引入及其与理论教学的无缝结合;

(5)课堂讲授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密切结合;

(6)院校、师生利益的合理结合,实现互利、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以研究型教学为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及时总结经验,申请并获得2014年度省级教学成果奖。

做会议报告

多年来,梅老师一直保持着撰写教学论文的习惯,及时总结相关教学心得,并尽其所能在周围传播。同时,与当年许福永老师一样,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参与教改实践,目前,“电磁场理论”省级教学团队,“太赫兹虚拟仿真实验”,“面向新工科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群建设”等项目,都有年轻教师参与。此外,梅老师还积极组织老师参加教指委的相关会议并做大会交流报告,宣传兰州大学的本科教学工作,获得了良好的反馈,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但正如梅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本科教学是个无底洞”。在本科教学这条路上,他和他的同事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也期待着他们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联系地址: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 
邮政编码:730000 咨询电话:8912390

版权所有©2020 兰州大学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